芜湖市市持续优化低空空域协同运行;海南在全国范围率先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

发布者:王振发布时间:2023-11-30浏览次数:10


芜湖市市持续优化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中申报年度空域航线。对接全市通航企业(含无人机企业)、航空飞行营地、航空器研发制造企业等用空单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报送试点低空临时空域和航线申请,按照充分、高效、合理使用空域的原则对用空需求和航线进行论证筛选,集中向省低空办报送共计10处临时起降点、23个临时空域、21条临时航线。  


首次组织划设适飞空域。根据中央空管委办公室要求,依据细化明确的九类重点空域划设类别和范围,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有关市直部门提报空域划设需求。此项工作为相关领域首次开展,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等困难后,芜湖市报送空域数量居全省前列。 


统筹谋划低空智联系统。加快推进全市低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将B类飞行服务站(FSS)与无人机综合监管服务功能融合,统筹建设“智能融合低空系统平台”,到2025年完成建设运营。目前,B类飞行服务站已下达批复,总投资500万元,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作为二期建设内容,在一期B类飞行服务站基础上进行融合,最终建成全市低空智联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无人机物流航线。积极调度安徽邮谷快递公司在获批空域内开展无人机快递物流试验飞行工作,采购新型快递运输无人机,确保每周飞行架次不少于5次。主动对接省通航控股集团、芜宣机场、通航运营企业等单位,研究落实芜湖至合肥的无人机跨区域物流运输航线试飞事宜,逐步完善具体试飞实施方案。


海南在全国范围率先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


11月27日,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海南自贸港低空经济发展院士专家研讨会在海南省文昌市举行。会议期间,海南在全国范围率先发布“海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标志着海南省在低空空域管理上持续性创新与进步。


图片


海南是全国最早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地区。结合此背景,与会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和视角,深入探讨了海南低空经济的未来走向、面临的挑战以及蕴藏的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杰作题为《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发展研究探讨》的主旨演讲时指出,我国低空空域作为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前在空域管理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空域资源紧张、飞行安全问题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等。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就《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演讲。他提出,加快推进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人才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放宽通用航空市场准入,简化通用航空审批流程;加强通用航空安全监管,完善通用航空安全责任体系;加强通用航空技术创新,推动通用航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通用航空的应用领域,提高通用航空的服务效率和效益。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研究》演讲中提出,应注重低空经济的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协同发展、开放发展,加强低空经济的国际合作,实现低空经济与全球经济共赢发展。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表示,优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既要实现保障低空飞行服务的精细化,还要提升空防安全、公共安全、飞行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场景为王,通过市场化手段不断丰富业态。


本次研讨会由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承办,海南金林通用航空研究院协办。